
董事长致辞
电动车是一个新崛起的产业,从中国第一辆电动车的诞生到现在每年几千万辆的总量,仅仅十五年。在短短的十五年间,从研发,技 术成型、批量生产、产业链配套,走完了其它行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从资本投入、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等因素,电动车行业也 是少年老成,用其它行业的老知识硬生生地切开了一个新市场,表面欣欣向荣,实际压力重重。从行业来讲,由于电动车起步相对稍晚 创业激情与机会意识促使电动车品牌不像其它行业——品牌阶梯状的成长,而是两三年间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两千多个品牌。在发展初期 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使这个行业的品牌水涨船高。市场成熟后,先倒下的多是不健康的品牌。真正的竞争时代来临,品牌开始血拼…… 广告横飞,促销满地,年终盘算,赔钱赚吆喝,上游配套商围在厂门口要钱,下游经销商哭丧着脸不赚钱……为什么?配套商忐忑不安的 质疑,企业家一头雾水的思考,经销商忧心重重的自问……为什么?市场虽然大,仍容纳不了两千个品牌的成长……竞争的本质就是你死 我活。
跳出行业看行业。回过头来我们看一看空调行业的状况:2006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5年度空调行业白皮书》显示:2005年 27个品牌消失了,29品牌挣扎在生死边缘。2007年继续惨烈淘汰,又倒掉了17个,到2009年已经锐减到13个。现在,大家能记住的 恐怕只剩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奥克斯等不足10个,所以才有董明珠“市场就是消费者用人民币投票”的投票理论,郑坚江“竞争 就是让对手无法睡觉”的搅局观点。成功有道理,失败有原因。为什么那么多品牌死了,独独这几个活下来了。“看沧茫大地,谁主沉 浮?”多问几次我们会发现它们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市场的尊重。
为什么只有这几个品牌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市场的尊重,其他的不行。因为他们在竞争成中坚持了持久的品质!为什么那些死去的品牌不能坚持持久的品质,他们能做到……如此倒推,你发现是企业家长期执著于自己的理念与人格操守,在血拼的市场中经受住了 利益的诱惑与机会的平衡。正如德国历史学派经学家布鲁诺•希尔布兰所说:“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任何形式的市场竞争最终 会落实到企业信用之间的比拼。”
有人这样说过:随便那个傻瓜都能达成一笔交易,创造一个品牌却需要信仰和毅力。”是的,信仰是在机会平衡中坚守自己的原则,毅力是持久品质成就品牌。因此,品牌只有经得起利诱才能活下去。人之所以不在乎钱,一定觉得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责 任?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的追求,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家的理念与做一个受消费者尊重的品牌的责任!责任与机会是成正比的。一个 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需要对所关心的事作出反应。谁自重, 谁就会受到尊重。因此,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品牌不仅是我个人的追求,行业的要求,也是未来企业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