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战略
09-06
今年火的一句话是“时间哪儿去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与娱乐方式充盈喧嚣,人们的感觉不是愁人知夜长,而是壮士嗟日短了。其实,人生该几十年还是几十年。人类从古至今未能改变过物质的本质,仅是运动的速度。然而,速度是有破坏性的。他让人特别容操之过急……
公元234年,诸葛亮继前四次北伐撤兵后,经过两年半左右休整补充,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建立粮仓后集兵10万,以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西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出斜谷进军关中,想一洗前耻。此时蜀国人口不过94万,魏国人口500多万,吴国人口240多万。魏国东线虽然与吴国有中等规模的作战,但蜀吴两国兵力加起来也比不上魏国。诸葛亮雄心勃勃地五出祁山,被占领了渭水南面的阵地的司马懿阻击在秦岭北侧、渭水南麓一线。蜀国10万大军跨越数百里崎岖的秦岭进攻关中,由于远途奔袭和军需辎重的运输问题,蜀军千方百计意欲速战速决,想凭仗优势兵力与魏军决战。依据国家战略,司马懿按兵不动。诸葛亮多次向魏军挑战,连送妇女头巾羞辱司马懿的妙招都使出来了,魏军却视而不见、坚守不出,一直相峙了3个多月,直至诸葛亮命丧五丈原,至此,蜀军的第五次北伐失败。
两军作战,贵在神速。可是强大的魏国面对锋芒毕露的蜀军与“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就坚持采用一个战术——等待。等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等到蜀国人才凋敝、政治衰败时,邓艾一举拿下蜀国,魏国吞并吴国进而统一华夏。
工业文明崇拜的就是速度。在近一百年内,速度成为人类当下重要的问题,也成了人类有成就感的事:从水中潜艇到天上的飞船,从过去日行八百的“宝马良驹”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一条信息瞬间传遍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些都已经再平常不过。然而信息的飞快传递带来的不仅是人类生活的便利,同时也有心灵的不适应。信息的发达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广博,同时也越来越敏感。人们每天为不请自来的数百条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信息产生焦虑,并在这些快速传递的信息中产生判断上的失误。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成立的,可是它的连锁反应却在人们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过量的信息会打败信息。人们在这种信息的干扰下一下子变得恐慌不已,信息过快的传递造成人的行为失序,在追逐时尚与疯狂消费的同时陷入了一场与速度比赛的吊诡之中。
“人心有升降,世事无古今。”认真看一看魏国的国家战略与司马懿的谋略,你会发现等待也是一种战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军事战争或是商业竞争。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