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是一种思想
09-06
没有一个企业家不想把产品品质做好的,鲜有人能做到。为什么? 因为品质不仅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思想。
读历史有助于观察企业。
我们可从中国手机市场的风云变幻看出倪端。二十年前,大哥大出现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之后国外品牌横扫中国市场,无论是摩托罗拉以翻盖设计来迎合礼仪之邦的仪式感,或是诺基以简洁著称的直板,都在收割中国的同时进行产品的工艺化升级。国产手机的市场反扑是以步步高的音乐手机,金立的“超薄”为代表,打民族牌一度攻下百分之50的市场份额。后来飞利蒲的超长也是想用市场细分,占据一席之地。竞争永远是残酷的。之后,诺基亚见招拆招推出二三百块钱的新款,精于营销的国人和移动公司联手搞充话费送手机。正当市场刀刀见血,哀鸿遍野时,苹果手机iphone4以六七千元的价格横空出世,不但引起众多粉丝在专卖店排队四五十个小时,还有人声称卖肾也要买苹果……
这时我们发现,在消费者眼里价格不是问题了,待机长短也成不了卖点了,服务问题也被厂家的霸王条件掩盖了。究竟是什么让苹果有如此大的魅力——独树一帜的品质及乔布斯的巅覆性理念。美国媒体称:“乔布斯是将聪明代码和极致美学专注结合在一起,将现有的创意变为主流应用”。其实,人们首先关注而且关注的都是他们自己,制造与他们相关的产品。乔
布斯让人们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顾客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所代表的东西。
借用乔布斯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回头再谈一谈电动车行业,从一辆装上电池的自行车成功奔跑到满大街的电动车,庞大的市场空间让众多看似健康的品牌活了下来。由于配套商的成熟和营销的信心,众多品牌运用了“规模效益”的市场套路——掀起了“为商家付房租”“旧车折家千元换新车”“888大促销”集体血拼,残酷的挤压厂家的利润空间…… 市场经济就是一张看不见的手,一切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都会付出血的代价的。无论“时尚炒作”或是“广告鼓吹”,仍挡不住消费者集体对“天津版块”不放心与“无锡版块”的失望……
形势向来比人强。意识到“台州版块”优势的许多品牌,纷纷悄然无息的向台州靠拢,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王派作为“台州版块”的代表,虽然特定时期失去销量上的数字排名,但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了品质地位。尤其在当下市场撕杀“红海一片”时,王派的“防爆冲”“控制档”专利技术的出鞘,产品“空军一号”巨大投入,央视广告的二次五千万元的大手笔投放,都显示了王派推动产业升级的抱负和行业发展的决心。
决策永远是“大小多少,轻重缓急”的选择,企业家的资源却是永远有限。“人品如商品”,道理谁都知道,但在品质的巨大投入和现实的利润之间如何排序,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如此,企业生产的不是简单地生产产品,而是生产文化与价值观。
哲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相信,品质也是丈量企业家的尺度。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