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派变革,“理”顺再管
09-06
中国企业发展近四十年来,由物质紧缺到后来的营销过度,再到后来的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可谓是历经坎坷。中国的大企业除了捆绑起来的国有企业抑或是改制后的资源优势大的企业,鲜有民营企业进入五百强的。不仅国人看不懂,就连西方人都弄不明白“中国企业的管理困境”究竟在哪?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细析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汉唐,都是将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伦理原则”结果好的朝代,从汉武帝的“钱粮赎罪”到唐玄宗的“春节让犯人回家过年,年后再来服刑”的典故可以看出,统治是理出制度,让被管者自己管理自己。推广到企业管理上就是建立在一个合理的机构设置,合理的产业模式,合理的目标责任,合理的利益回报的前提下,让企业的各个部门自己管理自己。在这个基础之上,发挥作用,当分之处必大分,分得越细、越独立越好,当合之处必大合,合得越整齐越好。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有双层含义:首先,有自己管理自己的体制;二,还要有相应的文化。大家都知道波音747有几百万个零件,光铆钉就40万个,有一个铆钉铆得不到位,飞机上天翅膀就抖动,飞行9个小时很可能就带动其他铆钉松动,偏离航向或机翼因此而折断,300人就全部完蛋。这些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文明和现代生活,首先是给那种精神、文化、灵魂高度发达的人准备的,也就是说在精神上总得有所畏惧。
山东有个制药企业,出口的生物制品药,人要经过六次的隔离,穿全部的隔离衣,戴着氧气面罩进去,人的一口呼吸出去之后,药就全废了。这种情况下,有多角的镜头在看着工作人员,就有一个死角看不到,一个女工那天吃了什么东西,身上奇痒无,将脖子的三层拉链拉开,轻轻挠了一下,结果体内的病菌和外部结合了,40万美元的一罐子药全都废了,而且药已经出口欧洲,被退了回来。像这种情况,除了灵魂、精神、宗教、文化能管到外,别的都管不到,这就像做按摩似的,充满爱心地捏,不需要培训也能做好;有技术没有爱心,被捏的人一下就感知到了。所以,社会责任感才能由此产生强大的动力,企业才能在困难的时候支撑下去,在发达的时候不断地做。
中国企业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比如借鉴西方的规范化管理工具,再实践中融入儒家文化的思想。管理不是强加给组织的外力、硬塞进组织的他物,而是组织内生的有机部分,需要有一个诞生、生长和壮大的进程。尤其是电动车行业正从劳动密集性到半自动化,无论是生产工人的素质或者消费者的草根性,都决定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让文化“制度性”呈现,让被管理者经常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